001.jpg

台中市要蓋捷運,一早的路面,是灰濛濛的一片,
說不上讓人心情不好,但,怎麼樣也愉快不起來。

 

002.jpg

到台中市的南端,接近車站,見到自強號呼嘯而過。
車頭的造型,與我熟悉的自強號不同,
那段鐵路通勤往返家中與學校的日子,又在此時浮上腦海。

 

003.jpg 

大專生要上成功嶺,一上高中,就知道這回事,
電影的報告班長系列,也讓人充滿有趣的想像。
只是,連續考了兩年大學仍落榜的我,直接入伍進了部隊,
而大專生進成功嶺的規定,也在那幾年修改了,

究竟成功嶺是什麼模樣,考上大學後去成功嶺受訓的心情如何,
我一直不知道,再也不會知道。

 

 004.jpg

沿著路標轉到成功車站,沒有太多乘客,
甚至連車站的服務員也很少,把車停到一旁,進了一旁的公廁大便,
一邊擔心著腳踏車是否會弄丟。大便,是一個人單車旅行最緊張的時刻。

 

005.jpg

既然沒預計"追分成功",那好歹也弄張"成功追分"給正準備考公職的酷拉利。
酷拉利考了兩年公職了,他所期待的穩定收入,安穩生活,似乎不適合流浪慣了的我。
期待,有一天,他會滿意自己的狀態。



006.jpg

007.jpg 

鐵路橋下的穿越道,是塗鴉者的天堂。
一直很欣賞這樣的風格,有一種叛逆和放肆,以及狂野的展現。

008.jpg

彰化市中的古蹟,飛簷指天,每每見到古式建築,總有一股祥和平安的暖流,灌進心中。

 

009.jpg

喝杯青草茶再走吧。中午時分,到了某間小舖,
和友人抬槓吃飯的老闆,還大方的贈送一杯"三媽青草茶"給我,
說是喝了會顧肝,是台中清水的三媽給的配方,絕對讚。
向他們問了路,到了謝,再繼續往前。

 

010.jpg

週三,學生上半天課,一群阿公阿嬤等著接放學的孫子,義交也協助指揮交通,
即使是個小鄉鎮,但接送孩子的認真與疼惜,是完全沒有城鄉差距的。

 

011.jpg 

過了前方這座廟,再往前走一段,就是二林的老家了。
但我沒能停留,只是匆匆一瞥,前兩天夜騎的經驗,讓我不想耽擱太久,
越接近夜晚,想放棄的念頭會越加深。

 

012.jpg 

路邊的抗議廢水的標語,怎麼看都有點怪。
好像廢水流到二林就好,別流到竹塘來...
更驚悚的,這候選人的競選標語,完全沒有要解決廢水存在的問題,
只要不在我這,就不是我的問題......這...不知道是不是國民黨的候選人。

 

013.jpg

一大片的高麗菜園,讓我禁不住駐足。翠綠一片,是多少的心血與照顧。

 

014.jpg

原來廣告中的米,就是設廠在這裡。在雲林和彰化的交界處,農地中,拔起怪獸般的大型工廠。

 

015.jpg 

一跨到雲林,停在某國小的樹蔭下休息,沒多久,開來一輛車子,
從圍牆內扛出招牌和桌子,再從車子裡搬出食材和器具,如變魔術般,
就來吃根香腸吧,從大哥開始準備到烤好香腸,約莫20分鐘。
大哥的兒子女兒,都已經嫁娶,在台北生活,
原本他是種田的,但是收入不好,索性就把田租給別人種,
反正家裡也只剩下他和老婆,用不了多少開銷。
在路邊擺攤,每天傍晚三點多到六點多,算是消磨時間,
大腸包小腸,吃個一組就會飽了,他說。
正當我吃著香腸時,一輛卡車停了下來,副駕駛座的車窗搖下,
"老闆,來兩組!"

 

016.jpg

農夫在諾大的稻田裡,獨自灑著肥料。獨自在橋上經過的我,一邊拍照,一邊祈禱他的豐收。

 

017.jpg 

在路邊的樹蔭下,我累垮了,再往前,只剩18公里就可以到達雲林北港,就是雲林的南端了。
但我累垮了。

 

018.jpg 

午後的陽光穿過樹葉,我躺在樹下,一邊的檳榔攤,放著台語歌曲,一邊的卡車們呼嘯奔馳。
在換歌以及沒有車子來的短暫數秒之間,我獲得寧靜的片刻,還有涼爽不帶灰塵的風。

 

019.jpg 

烈日高照,天氣好到靠杯。

020.jpg 

不知名的農作物,讓我想到最近開始玩fasebook中的開心農場,
在開心農場種田,好像已經沒辦法讓我開心,
或許,有一天,我真正踏進田裡,彎下腰流汗耕種,我才能有開心的感受。
我猜這些是花生,或者...蒜頭?

021.jpg

在田裡播種,把蒜頭塞進土裡的,是五個包著頭巾的農婦,
他們有的是阿嬤,有的是外籍新住民,
不變的,是俐落的手腳、爽朗的閒話家常,以及對這塊土地的期待。

 

022.jpg

無止境的路,在酷熱的太陽下,柏油蒸騰著熱氣,再怎麼用力踩踏,路,仍然無止境的延伸著。

 

023.jpg

很猙獰的自拍,但,一個人騎車,不就是一種經歷自虐的過程嗎?

 

024.jpg

雲林北港朝天宮,是在地的信仰中心,連車道都為了祂,成了一個環狀圓形繞在他四周。

 

025.jpg 

老受鴨肉飯的工作夥伴們,大多是年輕的媽媽。
這天,為了我身上的建國T恤,他們跟我聊了不少教養小孩的挫折,
不分外籍或本地,誰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好的教育,不是?

 

026.jpg 

跨往嘉義的人行便橋上,夕陽準備落下,靠著太陽在我左方或者右方,
我可以知道我騎乘的方向,並且隨著他的顏色變化,我可以察覺時間的流逝。
現在是該回家的時間。

 

027.jpg 

才稍稍為見到夕陽而昇起思鄉之情,我就見到旅程中最最危險的路段,然後大笑。

 

028.jpg

來到嘉義新港的奉天宮前,車水馬龍,熱鬧不已。
依著醬泥電話中的提示,企圖自己找到他爸媽在鐵路公園旁開設的冰店。

029.jpg 

阿伯家的冰很好吃,不是沒有道理的。
首先是所用的水,除了過濾水之外,還得先煮沸過,他們才願意用。
再來是所使用的紐西蘭進口奶粉,混合比例泡開後,
加入雞蛋,再調入冷水,整桶放冷。
等冷卻,再將牛奶倒入機器中,約莫14-18分鐘(這得視當天的天氣而定)
便可以取出,然後再放置到冷凍庫裡,到隔天早上,就可以便成好吃的綿綿冰了。

 

030.jpg 

除了製冰,配料也是伯母親手煮製,薏仁、綠豆、紅豆,每一種,都有伯母悉心照顧的味道。

 

032.jpg

外場,大多是伯母一個人照顧,
雖然牆上貼著三種25元,但是,客人來,通常是全部都加,不另收費。
"這小孩,每次來都買兩碗,問他另一碗要給誰,他說要給他媽媽。所以,這小孩很孝順。"
伯母很肯定的對我說著這孩子與她的互動。

伯父伯母,是我高中同學醬泥的爸媽,
十年前,他們結束無法繼續經營的雨傘工廠,
搬回嘉義老家,種植番茄、辣椒、稻米等農作物。
已經十年不見了,隨意閒聊,問到近況,仍然親切。

"你都不知道農會多過份,不管外頭價格怎麼樣,他只出那一點點錢,跟農民買米,
然後包裝之後,就又拿去賣給別人,中間的差價不知道每年賺多少。"

"農會就像地方的樁腳,政府都不會管的,反正到選舉的時候,你就會知道。"

"做農民本來就辛苦,是看天吃飯的,但是,種出來的東西,就是得靠別人去賣,
就是被吃定這一點,所以農民才會越來越窮。"

伯母一邊抱怨著委屈,一邊招呼我吃冰,
"我們雖然開了冰店,但是你阿伯還是放不下田裡的工作,
所以白天他去田裡,晚上回來做冰,我現在就整天在這裡顧冰店,
很多客人都說冬天到了要我賣熱的,但是我還在考慮,
從早上六點就起來煮配料,然後顧店到晚上九點,真的太累了。"

阿伯來了,到外頭買了滷肉飯給我,
"我們就是喜歡吃冰,才會開冰店呀,"阿伯笑著說,
一旁的伯母,又去盛了一碗冰,逕自吃了起來。
"就算生活再怎麼難過,有冰可吃,也會很開心,不是?"
"開冰店,只有賺多和賺少,但是當農民,有時候賠錢也要做,不是?"

一種坦然與信任,在裝潢簡單的冰店中,我代醬泥,陪了他爸媽一晚,聊一些五四三的。
已經吃過一碗冰的我,又被招呼吃了另一碗,

"來吃吃看,巧克力和綿綿冰很搭,真的!"

03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utau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